四川省科技进步奖科技进步类提名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油橄榄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二、项目简介
油橄榄(Olea europaea L.)原产地中海沿岸国家,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和餐果树种,有“植物油皇后”之美誉。我国从1964年开始引种栽培油橄榄,2014年国务院将其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目前全国种植面积约120万亩,其中四川省近50万亩,但在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混杂、缺乏适生良种及配套栽培技术、产量不高不稳、不开花或者花而不实等技术瓶颈问题,制约了油橄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生产中的问题,项目组历经17年,围绕油橄榄种质资源收集评价、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关键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与应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从16个国家收集油橄榄品种资源184个,占世界栽培油橄榄品种320个的57.5%,建立种质资源圃300亩,建成国内首批“国家级油橄榄种质资源库”,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一。从遗传多样性、生长特性、果实化合物积累、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等方面对资源材料进行了系统解析,揭示了夏雨型气候下油橄榄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化合物积累规律。
2、选育出丰产、优质和抗性强的油橄榄良种9个(审定4个、认定5个),先后在四川、云南、重庆等地种植,均表现出遗传稳定、丰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等优势。现场测产显示,丰产期亩产均在500kg以上。建成首个“国家油橄榄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四川省油橄榄良种研发中心”“四川省油橄榄工程研究中心” 和“中国-以色列油橄榄国际合作中心”。
3、研发了油橄榄温床扦插育苗专用轻基质和容器育苗专用营养土,集成创新了温室轻基质扦插与容器育苗相结合的两段式育苗技术体系,缩短育苗周期50%以上,提高成活率35%以上。创建了夏雨型气候下油橄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体系,提早结果2~3年,提高产量30%以上。
4、培养硕士17名,博士1名,指导和培训各类技术人员2万人次。研究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定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CSCD收录25篇。
5、成果已在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和重庆等省市累计推广35万亩,其中15万亩已陆续投产,新增销售额18.98亿元,新增利润6.54亿元;尤其在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扶贫中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引领了四川乃至全国油橄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客观评价
2019年5月15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同行专家对该成果进行了评价,形成如下评价意见:
1、该成果提交的资料齐全,符合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的要求。
2、建成国内首批“国家级油橄榄种质资源库”,资源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从遗传多样性、生长特性、果实化合物积累、次生代谢途径关键酶基因等方面对油橄榄资源进行了解析,揭示了夏雨型气候下油橄榄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化合物积累规律。
3、选育出早实、丰产、优质和抗性强的油橄榄良种9个(审定4个、认定5个)。建成首个“国家油橄榄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四川省油橄榄良种研发中心”“四川省油橄榄工程研究中心” 和“中国-以色列油橄榄国际合作中心”。
4、集成创新了温室轻基质扦插与容器育苗的两段式技术体系,缩短育苗周期50%以上,提高成活率35%以上。创建了夏雨型气候下油橄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体系,提早结果2~3年,提高产量30%以上,为良种推广示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5、该成果研究历时17年,获11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支持,获授权发明专利5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制定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SCI、EI收录10篇,CSCD收录25篇。
6、该成果已在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和重庆等省市累计推广35万亩,尤其在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扶贫中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引领了四川乃至全国油橄榄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专家组认为:该成果研究内容系统深入,方法先进,创新性突出,整体达到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
四、推广应用情况
本成果品种及技术已在四川、甘肃、云南、贵州和重庆等省市累计推广35万亩,其中15万亩已陆续投产,新增销售额18.98亿元,新增利润6.54亿元;尤其在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精准扶贫中效果明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知识产 权类别 | 知识产权 具体名称 | 国家 (地区) | 授权号 | 授权日期 | 证书编号 | 权利人 | 发明人 |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
新品种 | 中泽6号(克罗莱卡) | 中国 | (川审2016)第02号 | 2016.4.12 | 川S-SC-OE-002-2015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新品种 | 中泽8号(阿贝基娜) | 中国 | (川审2016)第03号 | 2016.4.12 | 川S-SC-OE-003-2015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 | 杨泽身等 | 有效 |
新品种 | 中泽10号(鄂植8号) | 中国 | (川审2016)第04号 | 2016.4.12 | 川S-SC-OE-004-2015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新品种 | 中泽12号(科拉蒂) | 中国 | (川审2016)第04号 | 2016.4.12 | 川S-SC-OE-005-2015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 | 杨泽身等 | 有效 |
发明专利 | 油橄榄树高厢垄作种植方法 | 中国 | ZL201410250094.8 | 2016.3.9 | 1979950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发明专利 | 一种用于提高油橄榄树挂果量的修剪方法 | 中国 | ZL201210411588.0 | 2015.6.3 | 1685144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发明专利 | 油橄榄幼苗的培育方法 | 中国 | ZL201210088820.1 | 2014.5.14 | 1401266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发明专利 | 油橄榄温床育苗方法 | 中国 | ZL201210089345.X | 2013.10.16 | 1287139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发明专利 | 油橄榄扦插育苗的方法 | 中国 | ZL201110172361.0 | 2012.11.7 | 1071642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地方标准 | 油橄榄苗木标准 | 中国 | DB5134/T-2011 | 2011.9.20 | 凉山州 质量技术监督局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杨泽身等 | 有效 |
六、主要完成人情况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技术职称 | 文化 程度 | 工作单位 | 对成果创造性贡献 |
1 | 丁春邦 | 女 | 1966.4 | 教授 | 博士 | 四川农业大学 | 项目主持人,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制定,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 |
2 | 李天 | 男 | 1962.12 | 教授 | 博士 | 四川农业大学 | 负责项目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制定,负责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
3 | 杨泽身 | 男 | 1960.2 | 农艺师 | 本科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负责项目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制定,负责种质资源收集、栽培技术集成及成果推广应用。 |
4 | 吴开志 | 男 | 1984.7 | 工程师 | 硕士 | 四川省林草种苗站 | 负责品种选育与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品种推广。 |
5 | 黄乾明 | 男 | 1964.8 | 教授 | 博士 | 四川农业大学 | 负责品种特性分析与评价。 |
6 | 任耀忠 | 男 | 1984.09 | 工程师 | 硕士 | 四川省林草种苗站 | 负责品种选育与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品种推广。 |
7 | 张波 | 男 | 1972.12 | 林业 助工 | 大专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负责品种推广应用。 |
8 | 苏光灿 | 男 | 1983.07 | 林业 助工 | 大专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负责育苗技术及基地具体管理和维护。 |
七、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按排名顺序填写)
序号 | 完成单位 | 单位性质 |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的贡献 |
1 | 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企业 | 项目主持单位,负责组织项目申报、项目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制定,油橄榄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成果推广应用,是新品种、授权发明专利和地方标准的第一完成单位。 |
2 | 四川农业大学 | 事业 | 项目合作单位,参与项目申报、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制定,负责基础性研究工作,参与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是多数发表论文的主要贡献者。 |
3 | 四川省林草种苗站 | 事业 | 项目合作单位,参与项目申报、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制定,参与品种选育及种苗繁育技术,品种推广应用。 |
八、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完成人杨泽身、张波、苏光灿:工作单位凉山州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均为项目团队成员,长期合作。杨泽身主要从事资源收集、栽培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工作;张波和苏光灿主要从事品种选育、种育繁育、栽培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工作。
完成人丁春邦、李天、黄乾明: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均为项目团队成员,长期合作,负责基础性研究工作,参与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
完成人吴开志、任耀忠:工作单位四川省林草种苗站,2009-2018年与项目团队合作,参与品种选育及种苗繁育技术,品种推广应用。